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
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2-12-11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20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若想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那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A .蒸馏水 B .自来水 C .生理盐水 D .碘液

难度:
知识点:植物细胞
使用次数:29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一个步骤.步骤为:擦、滴、刮、涂、盖、染。

【详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 0.9% 的生理盐水,由于 0.9% 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步骤。

2.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欲将其移至视野中央,需将装片朝哪个方向移动(  )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右下方

难度:
知识点:练习使用显微镜
使用次数:26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分析】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

【详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故选 A

3.

骆驼刺、梭梭等沙漠植物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说明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环境能影响生物 D .环境能制约生物

难度: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使用次数:20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包涵三个方面: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详解】判断属于生物与环境的哪种关系的方法是根据影响结果而定。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环境影响生物:指由于环境改变是生物受到影响,如南方植物种到北方后,水果味道发生改变。生物影响环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环境发生变化,如种树可以产生阴凉环境。在沙地上载种植物如骆驼刺、梭梭等,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CD 不符合题意, A 符合题意。

故选 A

4.

农田中的杂草和农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这说明杂草和农作物之间的关系是(  )

A .合作 B .捕食 C .共生 D .竞争

难度: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使用次数:15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 共生、 寄生、 捕食、 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详解】农田中的杂草和农作物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因此杂草和农作物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5.

下面是四位同学写出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

A .阳光 狐狸 B .虾米 小鱼 大鱼

C .草 蝗虫 麻雀 D .草 微生物

难度: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使用次数:14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 A .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 A 错误。

B .虾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B 错误。

C .该食物链正确反映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被吃与吃这种关系, C 正确。

D .微生物属于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 D 错误。

故选 C

本卷还有19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4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45.83%
容易
10
41.66%
基础
3
12.5%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20
83.33%
综合题
4
16.66%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植物细胞
2
8.33%
练习使用显微镜
1
4.16%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8.33%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
4.16%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
4.16%
流动的组织-血液
1
4.16%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
4.16%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
4.16%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4.16%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
4.16%
被子植物的一生
2
8.33%
人的生殖
1
4.16%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
4.16%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
4.16%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
4.16%
生物进化的原因
1
4.16%
传染病及其预防
1
4.16%
免疫与计划免疫
1
4.16%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
4.16%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
4.16%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
4.16%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哟哟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