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是主要危害猪、牛、羊等偶蹄类动物的病毒性家畜传染病,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大规模的疫苗免疫接种。近日,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基因工程疫苗,其原理是将控制该种疫苗产生的目的基因“嫁接”到特定生物的遗传物质中,使目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该生物中得到表达而产生疫苗,从而解决了疫苗生产过程中的高效、安全等问题。
(1)在疫区,人们往往采取宰杀并销毁疫畜和控制家畜进出疫区等措施防止疫情蔓延,这是利用了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引起肺结核病的病原体相比,引发口蹄疫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射了口蹄疫疫苗的牛,不能抵抗感冒病毒侵袭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要培育一种同时能够防治多种传染病的疫苗,请你根据上述原理简要说明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2)没有细胞结构
(3)牛体内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4)同时将产生不同疫苗的“目的基因”嫁接到特定生物的遗传物质中
我国的古典诗词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蕴涵一定的科学道理,试分析下列诗句:
(1)“一山不容二虎”。用生态学的观点看,“一山”属于一个____________;用生物进化的观点看,两虎相争是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方式。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隐含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生态系统 适者生存 (2)温度 (3)植物→蝉→螳螂→黄雀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你见过蚂蚁能过河吗?小小的蚂蚁通过河吗?你不相信吧,蚂蚁就是靠“团结一致”的行为共度难关的。遇到小河时,首先,成片的蚂蚁在平缓的河滩上互相紧紧地抱在一起,慢慢地结成一个圆形“蚁球”。蚂蚁越聚越多,蚁球越来越大,然后慢慢向河里滚去,蚁球大半个浮在水面上,少半个泡在水中。因为蚁球借水势不断地滚动,这样,大家都有机会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大约半个时辰,蚁球便会滚过一二十米宽的河面,安全抵达彼岸。
(1)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蚁球”能滚过一二十米宽的河面,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说出蚂蚁冒险过河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小蚂蚁能滚过一二十米宽的河面,对此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社会行为
(2)浮力作用
(3)为了自身生存,觅取更多的食物,不惜“漂洋过海”,去拓展新的生活空间
(4)小小蚂蚁群体尚能“团结一致”共度难关,人类在生活中更应具有合作精神
如图所示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的部分示意图,请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
(1)请你整理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从先到后依次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该实验中____________号试管是用作对比的。
(3)将试管放在37℃的水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2号试管里的浆糊不变成蓝色,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两只试管都放在5℃的水中,最后滴加碘液后的现象会是____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选择一种消化液来代替唾液,下列可以出现和上述实验相同结果的是( )
A.胃液 B.胆汁 C.胰液
(1)BEADC
(2)I
(3)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湿度
(4)淀粉被完全分解
(5)两只试管都变蓝温度过低.唾液淀粉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6)C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株在黑暗中放置了两天的绿色开花植物,剪取一段枝条,插入盛有已稀释的红墨水的广口瓶中,将它放在阳光下,对其代谢进行探究。(如下图)
(1)几分钟后,若截取一段茎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可以发现被染成红色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2)傍晚,发现广口瓶内的液面下降了不少,减少的水主要是植物通过____________由叶的气孔散失的。
(3)如果在当天傍晚取下叶片a,第二天凌晨取下叶片b,用打孔器各获取同样大小的一个圆片,烘干后称重,则取自叶片____________的圆片较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枝条从黑暗中取出后,立即将叶片d使用上图装置来研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该原料是____________。由于疏忽,同学们忘记了设计对照实验,请你参照该装置设计对照实验(写出关键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木质部
(2)蒸腾作用
(3)b b叶片夜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水
(4)二氧化碳 准备另一套实验装置但用清水代替浓氢氧化钠溶液
本卷还有1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马六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