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0安徽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真题64324
2020安徽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真题64324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0-11-20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10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我国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这说明细胞中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   

A线粒体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难度:
知识点:植物细胞
使用次数:12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体细胞克隆猴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详解】

A.线粒体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与题干不符,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与题干不符,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质是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质中进行,与题干不符,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生物发育和遗传的遗传信息,与题干相符,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的重点是了解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2.

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同学们在讨论如何测定发芽率时,提出不同的意见,其中合理的是(   

A挑选 10 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测定

B挑选 100 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测定

C随机取 10 粒种子进行测定,再重复 2 次,取最大值

D随机取 100 粒种子进行测定,再重复 2 次,取平均值

难度:
知识点:被子植物的一生
使用次数:10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详解】

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过程中,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而为了具有说服力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100粒以上),如果数目较少如10粒,则偶然性较大。同时实验重复数次并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的偶然因素,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正确选项为D

【点睛】

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实验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实验进行分析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3.

稻田养鱼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稻田为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鱼以杂草、害虫、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为食,鱼的粪便可作为肥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和杂草之间是合作关系

B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是消费者

C鱼捕食害虫,可减少水稻虫害发生

D稻田中没有分解者,物质不能循环

难度: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使用次数:12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

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

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详解】

A.水稻和杂草相互争夺水分、养料、阳光等,是竞争关系,A错误。

B.浮游植物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浮游动物和鱼是消费者,B错误。

C.鱼捕食害虫,可减少水稻虫害发生,鱼粪又可以肥田,C正确。

D.稻田中又许多腐生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可以很好的进行物质循环,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4.

人的手不小心碰到火迅速缩回,这是缩手反射。下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图中表示传入神经的是(   

A                         B                          C                         D

难度:
知识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使用次数:17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

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的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详解】

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的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图中表示传入神经的是为感受器、为神经中枢、为传出神经、为效应器。
故选B

【点睛】

熟知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和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5.

动物行为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提高动物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A
大熊猫吃冷箭竹     B中华攀雀在筑巢

C乌贼喷出墨汁                                    D狗撒尿做标记

难度: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
使用次数:16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繁殖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筑巢、孵卵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详解】

A.大熊猫吃冷箭竹,属于取食行为。
B.中华攀雀在筑巢,属于繁殖行为。
C.乌贼喷出墨汁,属于防御行为。
D.狗撒尿做标记,属于领域行为。

【点睛】

结合实例掌握动物的行为,并能根据其行为功能对行为做分类,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本卷还有9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4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容易
2
14.28%
中等
12
85.71%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10
71.42%
综合题
4
28.57%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植物细胞
1
7.14%
被子植物的一生
2
14.28%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
7.14%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
7.14%
动物的运动
1
7.14%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1
7.14%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
7.14%
细菌
1
7.14%
从种到界
1
7.14%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
7.14%
病毒
1
7.14%
消化和吸收
1
7.14%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7.14%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hyqcyy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