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是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享有 " 开春第一果 " 之美誉。近几年我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或很多草莓生产基地,开展体闲采摘,带动观光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请结合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 1 )图甲所示草莓可以利用匍匐茎进行繁殖,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后代只具有 ___________ 的遗传特性。
( 2 )图乙所示草莓花的主要结构是 _______ 。为提高坐果率,果农会在温室大桶内放养几箱蜜蜂,原因是 _______ 。
( 3 )新鲜草莓酸甜如怡,果汁丰富,其大量的汁液来自于草莓细胞的 _______ 中(填细胞中的某结构名称)。
( 4 )为探究草莓的生理作用。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若将该装置暗处理一昼夜后,打开阀门 ① 、 ②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则发现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暗处理后的该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 A 和 B ,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 ____________ (填字母 A 或 B )叶片变成蓝色,若将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塑料袋内表面都有水珠出现,这主要与草莓植株的 ____________ (填某生理活动)有关。
( 5 )丁图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草莓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图中 B 点之后,草莓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 。一天中,大棚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时刻是 ____________ (填数字)时。
母体 花蕊 ( 或雄蕊和雌蕊 ) 蜜蜂能帮助植物传粉 液泡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A 蒸腾作用 B 点以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使有机物得以积累 18
【分析】
( 1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 2 )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详解】
( 1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故图甲所示草莓可以利用匍匐茎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 2 )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花蕊(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故图乙所示草莓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 ( 或雄蕊和雌蕊 )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异花传粉的花又分虫媒花和风媒花。故为提高坐果率,果农会在温室大桶内放养几箱蜜蜂,原因是蜜蜂能帮助植物传粉。
( 3 )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故新鲜草莓酸甜如怡,果汁丰富,其大量的汁液来自于草莓细胞的液泡中。
( 4 )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若将题图装置暗处理一昼夜后,打开阀门 ① 、 ②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则发现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这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光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装置中,见光的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遮光的叶片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所以,若将暗处理后的该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 A 和 B ,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 A 叶片变成蓝色。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所以,若将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塑料袋内表面都有水珠出现,这主要与草莓植株的蒸腾作用有关。
( 5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的两个相反的生理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植物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在曲线图中:当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表示植物释放出二氧化碳,此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分解有机物。当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表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此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积累有机物。所以,丁图中, B 点之后,草莓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 B 点以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使有机物得以积累。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一天中,大棚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时刻就是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的时刻: 18 时。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部位:
成熟植物的蒸腾部位主要在叶片。叶片蒸腾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角质层的蒸腾,叫作角质蒸腾;二是通过气孔的蒸腾,叫作气孔蒸腾。气孔蒸腾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最主要的方式。
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部导管→茎→叶→气孔→大气。
意义:
①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
a.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对水分、无机盐的运输;
b.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防止叶片被太阳灼伤。
②对自然界的意义:
a.提高空气湿度;
b.降低空气温度;
c.增加降水量。
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条件:
①光照强度:在一定限度内,光照强度越强,蒸腾作用越强。
②温度:在一定限度内,蒸腾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③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
④空气流动状况: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
知识总结:
蒸腾作用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它主要由叶片进行,气孔的张开、闭合控制着蒸腾作用,气孔的开闭又受环境的影响。蒸腾作用不仅对植物自身有重大意义;对调节气候、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也有重大作用。
蒸腾作用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辨析: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表皮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影响着蒸腾作用的进行,而许多环境条件又影响着气孔的开和闭。
(1)大气湿度:大气湿度越大,气孔张开程度越小;反之气孔张开程度越大。
(2)光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的增强,气孔张开程度增大,但超过一定的光照强度,气孔张开程度减小。
(3)温度:在一定范嗣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气孔张开程度增大,30℃左右达到最大,35℃以上时气孔张开程度变小。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当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才能吸水,但当土壤溶液浓度比较低时,植物又生长不好,因为这时植物( )
A.不能吸收水分 B.吸收不到二氧化碳
C.吸收不到氧气 D.吸收的无机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