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七上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认识生物
>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91
更新时间:2021-10-10
纠错
1.

实验探究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 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 的实验数据。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无色透明)、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请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 1

5

0

小鱼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生态瓶 2

5

3

小鱼第 2 天上午死亡 3 条,第 2 天下午死亡 2

生态瓶 3

5

5

小鱼存活 3 天半

生态瓶 4

5

10

小鱼存活 6 天半

生态瓶 5

5

15

小鱼存活 9

1 )生态瓶 2-5 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其中分解者是 ______

2 )此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由生态瓶 1-5 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小鱼数量相同的情况下, ______

3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一般 ______ 植物数量。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 ______ 就流入动物体内。

查看答案
题型:探究题
知识点: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 )沙子(或淤泥)中的细菌和真菌(答出 细菌、真菌 即可得分)

2 )    水草的棵数(或 水草的数量 ,答出 水草 即可得分)    水草数量越多,小鱼存活时间越长

3 )    小于(或 低于 ”“ 少于 ,答 “<” 不得分)    物质和能量

【分析】

1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 .对照试验应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

1 )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是阳光、空气和水等等,生物部分:生产者是水草(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是小鱼,分解者是沙子或淤泥中的细菌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 )由题意和表格数据可知,五个生态瓶中除水草的数量不同,其余条件都相同,由此可知此探究实验的变量是水草的数量。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植物数量比较多,制造的有机物,释放的氧气就多,因此动物存活的时间较长;没有水草(植物),生态瓶中缺少食物和氧气,因此动物(小鱼)就可能死亡。由生态瓶 1-5 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小鱼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水草数量越多,小鱼存活时间越长。

3 )在生态瓶中有食物链:水草 小鱼,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以得出,小鱼的数量比水草的数量少。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一般少于植物数量。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调查身边的生物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调查身边的生物的定义

调查步骤:
     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整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时,采取的做法:
     对调查的生物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 调查身边的生物的知识扩展

调查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整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时,采取的做法;对调查的生物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 调查身边的生物的教学目标
1、了解调查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状况。
◎ 调查身边的生物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1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难度:
使用次数:114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张皇锟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