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用要途径。下列有关 “ 探究脉博与运动的关系 ” 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B .该实验运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C .该实验应以运动状态作为变量进行探究
D .若你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不同,应坚持你的实验结果
C
【分析】
探究实验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表述这些问题,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 → 作出假设(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 → 制定计划(拟定计划,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组) → 实施计划(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记录现象、数据,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 → 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 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
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 —— 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
【详解】
A . C .为说明人脉搏在不同运动状态下情况,故需要以不同的运动状态 —— 运动强度为变量设置对照进行比照说明, A 不符合题意, C 符合题意。
B .生物实验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以观察法为基础。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因此本探究实验不会运用到调查法, B 不符合题意。
D .当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不同时,应在与他人交流后,分析原因,检查自己的实验过程,再重复做几次,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点睛】
熟知探究实验的设计及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显微镜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列实验需要借助显微镜完成的是( )
A .探究草履虫时刺激的反应 B .观察黑根霉的形态和颜色
C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 C 的含量 D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D
【分析】
探究 “ 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 时,一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取两片载玻片,在每片上都滴上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用滴管在两滴培养液之间轻轻划一下,使两滴培养液连通。然后取少量清水,滴在 1 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同时取少量的肉汁,滴在 2 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最后用放大镜观察两个载玻片上草履虫在两液滴中的分布情况。
【详解】
A .由分析可知: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可以用放大镜, A 不符合题意。
B .黑根霉是多细胞真菌,能够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故观察黑根霉的形态和颜色不需要使用显微镜, B 不符合题意。
C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 C 的含量,不需要使用显微镜, C 不符合题意。
D .水蚤的心脏很小,必须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因此要在显微镜下数水蚤心率并作好记录,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显微镜在具体实验中的使用是解题的关键。
海带、葫芦藓和肾蕨是三种常见的绿色植物,对它们特征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海带为多细胞个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葫芦藓有输导组织,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C .肾蕨有真正的根、茎、叶,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
D .海带、葫芦藓和肾蕨都是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B
【分析】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详解】
A .海带,多细胞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A 不符合题意。
B .葫芦藓,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没有输导组织;它没有根,哪些有点像根的须状物只有固定功能,没有吸收水分、无机盐的功能,所以只能叫假根。苔藓植物的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利于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叶中含有叶绿体,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B 符合题意。
C .肾蕨,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输导组织能为植物输送大量的有机物供植株利用,机械组织有支持作用,能支撑地上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 C 不符合题意。
D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
【点睛】
熟知孢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图为胡萝卜的植物组织培养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 ① 中细胞核内的 DNA 要先复制再平均分配
B .过程 ② 中只进行细胞分化不进行细胞分裂
C .甲中的细胞通过细胞膜内陷的方式进行分裂
D .乙中叶肉细胞的遗传物质与甲不一定相同
A
【分析】
细胞的分裂: ① 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② 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细胞核; ③ 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 ④ 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植物的组织培养: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技术手段;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详解】
A .过程 ① 表示细胞的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先复制后均分,因此细胞核中的 DNA 也先复制再平均分配, A 正确。
B .过程 ② 既有细胞的分裂也有细胞分化, B 错误。
C .图中甲是植物细胞,其分裂过程: ① 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② 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细胞核; ③ 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C 错误。
D .乙是由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证明了细胞的全能型,在这个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乙中叶肉细胞的遗传物质与甲相同, D 错误。
故选 A 。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和原理。
把等量的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放在密闭容器中,用不同颜色的光进行照射。经过 8 个小时后,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测量,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 植物 | 部位 | 光的颜色 | 温度( ℃ ) | 氧气增加量( ml ) |
1 | 天兰葵 | 叶 | 红 | 22 | 120 |
2 | 天兰葵 | 叶 | 绿 | 22 | 15 |
3 | 天兰葵 | 根 | 红 | 22 | 0 |
4 | 紫罗兰 | 叶 | 红 | 22 | 80 |
5 | 紫罗兰 | 叶 | 绿 | 22 | 10 |
从表中可以判断,决定是否发生光合作用和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分别是( )
A .植物的部位、光的颜色 B .植物的部位、容器内温度
C .光的颜色、植物的种类 D .植物的种类、光的颜色
A
【分析】
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 —— 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
【详解】
根据表格,容器 1 和 3 只有植物的部位不同,分别是叶和根,氧气的增加量分别是 120mL 和 0mL ,由此得出结论,光合作用发生在叶,根不发生光合作用;根据表格,容器 1 和 2 只有光的颜色不同,分别是红光和绿光,氧气的增加量分别是 120mL 和 15mL ,由此得出结论,光的颜色是红光时,叶的光合作用效率更高, A 符合题意。
故选 A 。
【点睛】
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卷还有2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尹哲伊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